您好,歡迎來到園林網(wǎng)! [登錄] [免費注冊]
中國園林網(wǎng)
百科 aigou.org.cn/baike/

上手機做生意

  • 手機版園林網(wǎng)

  • 園林網(wǎng)微信

銀葉菊怎么養(yǎng)

銀葉菊是重要的觀葉、切花植物,不少花友想了解銀葉菊怎么養(yǎng),在很多地方銀葉菊作為綠化植物栽種,只要掌握必要的習(xí)性,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養(yǎng)護的。

告訴你銀葉菊怎么養(yǎng)

方法/步驟

銀葉菊適合在疏松肥沃的沙質(zhì)壤土或富含有機質(zhì)的粘質(zhì)壤土中養(yǎng)護,喜涼爽濕潤、陽光充足的氣候,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℃-25℃,在25℃時,萌枝力最強。冬季最低能耐-5℃的低溫,在長江流域能露地越冬。

告訴你銀葉菊怎么養(yǎng)

銀葉菊比較怕濕,過量澆水會導(dǎo)致病害和爛根,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。

告訴你銀葉菊怎么養(yǎng)

銀葉菊不耐高溫和烈日,在小苗期需要細心照顧,如果光照過于強烈,則很容易發(fā)蔫,所以我們需要適當(dāng)遮蔭,并且盡量不要積水,但是又不能過于干旱,一旦長大后,就省心多了(但夏季也應(yīng)適當(dāng)遮蔭)。

告訴你銀葉菊怎么養(yǎng)

銀葉菊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,以促使萌發(fā)更多的開花枝條,當(dāng)苗高6~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后,把頂梢摘掉,保留下部的3~4片葉,促使分枝。在第一次摘心3~5周后,或當(dāng)側(cè)枝長到6~8公分長時,進行第二次摘心,即把側(cè)枝的頂梢摘掉,保留側(cè)枝下面的4片葉。

告訴你銀葉菊怎么養(yǎng)

銀葉菊較喜肥,可每周給予一次薄肥,以氮肥為主,成株的澆水施肥注意不要沾污葉片,盡量點澆,不要施濃肥。


銀葉菊花語

 銀葉菊花語

由于銀葉菊的分支能力強,在旺盛的生長期間,短短數(shù)周就能夠形成氣候,這種叢生狀的銀葉菊的花語便是收獲。在新居中擺上這么一盆茂盛的銀葉菊,它生機勃勃的長勢,相信是很能打動居者的吧!


銀葉菊栽培

栽培技術(shù)

扦插

銀葉菊也可用扦插繁殖。

扦插后的管理如下:

溫度: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℃~25℃,低于18℃,插穗生根困難、緩慢;高于25℃,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,并且溫度越高,腐爛的比例越大。扦插后遇到低溫時,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;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,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,要遮去陽光的50~80%,同時,給插穗進行噴霧,每天3~5次,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(shù)也較多,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,噴的次數(shù)則少或不噴。

濕度: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~85%??梢酝ㄟ^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,每天1~3次,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(shù)越多,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(shù)則少或不噴。但過度地噴霧,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,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。

光照: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,但是,光照越強,則插穗體內(nèi)的溫度越高,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,消耗的水分越多,不利于插穗的成活。因此,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~80%,待根系長出后,再逐步移去遮光網(wǎng):晴天時每天下午4:00除下遮光網(wǎng),第二天上午9:00前蓋上遮光網(wǎng)。

移栽:小苗裝盆時,先在盆底放入2~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(zhì)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,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,厚度約為1~2公分,再蓋上一層基質(zhì),厚約1~2公分,然后放入植株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上盆用的基質(zhì)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。菜園土:爐渣=3:1;或者園土:中粗河沙:鋸末(茹渣)=4:1:2;或者水稻土、塘泥、腐葉土中的一種?;蛘卟萏?珍珠巖+陶粒=2份+2份+1份;菜園土+爐渣=3份+1份;草炭+爐渣+陶粒=2份+2份+1份;鋸末+蛭石+中粗河沙=2份+2份+1份。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,并放在略蔭環(huán)境養(yǎng)護一周。 小苗移栽時,先挖好種植穴,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(基肥),厚度約為4~6公分,

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放入苗木后,回填土壤,把根系覆蓋住,并用腳把土壤踩實,澆一次透水。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,以促使萌發(fā)更多的開花枝條:上盆一至兩周后,或者當(dāng)苗高6~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后,把頂梢摘掉,保留下部的3~4片葉,促使分枝。在第一次摘心3~5周后,或當(dāng)側(cè)枝長到6~8公分長時,進行第二次摘心,即把側(cè)枝的頂梢摘掉,保留側(cè)枝下面的4片葉。進行兩次摘心后,株型會更加理想,開花數(shù)量也多。

銀葉菊,剪取10厘米左右的嫩梢,去除基部的兩片葉子,在250倍的矢達生根營養(yǎng)液中浸泡30分鐘左右,插入珍珠巖與蛭石混合的扦插池中,進行全光照噴霧,約20天左右形成良好根系。需注意的是,在高溫高濕時扦插不易成活。通過比較發(fā)現(xiàn),扦插苗長勢不如籽播苗,蓬徑不大,植株較矮。

育苗

1.播種時間: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。元旦上市的7月下旬播種,春節(jié)上市的8月上中旬播種。發(fā)芽適溫20~2℃。

2.苗床:參照瓜葉菊。

3.播種量:種子每克4000粒左右,每平方米播1克,約可育成苗3000株。

4.蓋籽深度:3~4mm。播后15~20天出苗。

5.育苗注意點:

銀葉菊

銀葉菊(16張)

(1)苗床播前或播后蓋種前要澆足水。播后澆水要噴細霧或隔遮陽網(wǎng)噴澆;

(2)出苗時間較長,出苗前要保持苗床濕度;

(3)出苗前為保濕降溫可在苗床上方蓋網(wǎng)遮蔭,晚播的出苗后必須全光照管理;8月以前播種的,苗床管理參照早播的瓜葉菊。

(4)幼苗生長較慢,注意勤施水肥。苗期施肥2-3次;肥料為濃度0.5-1‰的尿素,間施一次0.5-0.8%的45%高濃復(fù)合肥或稀釋20倍左右的餅肥水。

分苗

3~4片真葉時分苗。用10X8cm缽,分苗土為2/3堆肥土+1/3熟木屑345%復(fù)合肥。分苗栽深平子葉。分苗時應(yīng)剔除細弱苗、高腳苗。分苗后用40%遮陽網(wǎng)遮蔭4-5天,早蓋晚揭,緩苗后全光管理(7、8月早播的由于分苗醒棵后氣溫尚高,光線強烈,遮蔭要達10-15天)。苗期施肥3-4次;肥料為濃度0.8-145%高濃復(fù)合肥或尿素,或稀釋15倍左右的餅肥水。

上盆

一般在翌年開春后6-7葉時上盆,盆徑14-16cm。盆土為堆肥土:腐熟木屑=3:1,另加復(fù)合肥1kg/m3。上盆深度為略過原土坨。為增加分枝,上盆前后可摘心一次。

如用于組合盆栽,拉缽一次(每兩排缽抽出一排另放)8-9葉時拼栽。

澆水與施肥

上盆后的澆水應(yīng)把握“見干見濕”的原則,即兩次澆水之間必須有一個盆土變干的過程。干的程度以土表發(fā)白為準(zhǔn)。銀葉菊有較強的耐旱能力,所以冬季從控制株高、提高抗寒性、降低濕度預(yù)防病害等考慮,保護地栽培條件下銀葉菊的澆水總體上要適度偏干。但應(yīng)注意:

1.干、濕不是絕對的,應(yīng)把握“度”。濕而不爛,干而不燥。

銀葉菊

銀葉菊

2.應(yīng)看具體情況。在旺長期應(yīng)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(yīng),但如表現(xiàn)有徒長趨勢時,則應(yīng)適當(dāng)控水控肥。銀葉菊較喜肥,上盆兩個星期后,每10天左右施肥一次,以氮肥為主,冬季間施1-2次磷、鉀肥。肥料用尿素和45%三元復(fù)合肥,濃度1-1.5‰左右(前期稍淡,旺長期稍濃)?;蛴?.1%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噴灑葉面,由于銀葉菊是觀葉花卉,成株的澆水施肥注意不要沾污葉片,盡量點澆,勿施濃肥。

冬季管理

銀葉菊苗期可耐-5℃低溫,商品盆花栽培,南方地區(qū)可露地或單層大棚栽培,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可單層棚或雙層棚栽培。北方-10℃以下地區(qū)如在大棚內(nèi)栽培,應(yīng)有三層的保溫覆蓋為宜。盆花初次進棚或棚架覆膜應(yīng)在秋冬最低氣溫降至0℃前進行。保護地溫度管理。白天20—>2℃,夜間0-1℃為宜(銀葉菊生長較慢,夜溫過低時生長緩慢,生育期延長,栽培成本加大。銀葉菊的生長適溫比瓜葉菊稍高,因此通風(fēng)要略晚些,小些。其它如防寒保溫等請參照瓜葉菊。銀葉菊喜光,冬季宜保證充足的光照。

植株調(diào)整

作花壇布置及鑲邊栽培時,摘心1次。盆栽的生長期間可通過摘心控制其高度和增大植株蓬徑。優(yōu)質(zhì)盆花的株型和長相是:矮壯豐滿,葉片舒展、厚實,分枝多而健壯、緊湊,葉色銀白美觀。應(yīng)注意適當(dāng)稀播、及時分苗、及時上盆、及時拉盆。作組合盆栽栽培時可不摘心。

防治病蟲

葉斑病 可交替噴灑50%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或65% 可濕性粉劑600~800倍+柔水通1500~3000倍液。

銀葉菊莖腐病 可在發(fā)病期噴施70%可濕性粉劑甲基托布津 800~1000倍+柔水通1500~3000倍液或50%苯來特1000倍+柔水通 1500~3000倍液進行防治。


銀葉菊繁殖方式

生長環(huán)境

較耐寒、耐旱,喜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。

分布范圍

銀葉菊原產(chǎn)巴西,地中海沿岸較耐寒,現(xiàn)已廣布于華南各地,在長江流域能露地越冬。

繁殖方式

不耐酷暑,高溫高濕時易死亡。喜涼爽濕潤、陽光充足的氣候和疏松肥沃的沙質(zhì)壤土或富含有機質(zhì)的粘質(zhì)壤土。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℃-25℃,在25℃時,萌枝力最強。

銀葉菊常用種子繁殖。一般在8月底9月初播于露地苗床,約半個月左右出芽整齊,苗期生長緩慢。待長有4片真葉時上5寸盆或移植大田,翌年開春后再定植上盆。生長期間可通過摘心控制其高度和增大植株蓬徑。銀葉菊為喜肥型植物,上盆一、二個星期后,應(yīng)施稀薄糞肥或用0.1%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噴灑葉面,以后每星期需施一次肥。栽培中發(fā)現(xiàn)銀葉菊無病蟲害發(fā)生。具體方法如下: 由于在整個生長期比較怕熱,并且播種最適溫度為15~20℃,故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進行秋播:用的基質(zhì)進行消毒,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,

什么病蟲都能燙死。用溫?zé)崴囟群拖茨標(biāo)畈欢啵┌逊N子浸泡12~24個小時,直到種子吸水并膨脹起來。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(fā)芽的種子,這項工作

可以不做。對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,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,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(zhì)的表面上,覆蓋基質(zhì)1公分厚,然后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,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/2~2/3,讓水慢慢地浸上來。對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,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(zhì)中,按3×3公分的間距點播。播后覆蓋基質(zhì),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~3倍。播后可用噴霧器、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(zhì)質(zhì)淋濕,以后當(dāng)盆土略干時再淋水,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,以免把種子沖起來;

播種后的管理:在秋季播種后,遇到寒潮低溫時,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,以利保溫保濕;幼苗出土后,要及時把薄膜揭開,并在每天上午的9:30之前,或者在下午的3: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,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;大多數(shù)的種子出齊后,需要適當(dāng)?shù)亻g苗:把有病的、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,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;當(dāng)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2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。


版權(quán)所有:園林網(wǎng) 客服郵箱:Service@Yfdsfdsfds.com 客戶服務(wù)熱線:0571-85666556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