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
國內分布:產廣西融水和臨桂、江西遂川等地。模式標本采自廣西融水九萬大山葛麻下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竿直立。高約1米,直徑5毫米,幼時具綠黃色短毛,尤以節(jié)下方為密,以后漸次脫落而變無毛;節(jié)間長8—10厘米,圓筒形;竿環(huán)明顯隆起并稍有膝曲;竿的分枝較粗壯?;X鞘早落,短于或等長于節(jié)間,黃紫色,背部密被灰色短柔毛,并雜生早落性乳狀突起的毛茸;籜耳大,新月形,鞘口縫毛呈放射狀伸展,其長可達5—10毫米;籜舌明顯,高可達5毫米,頂端撕裂狀;籜片披針形,易于脫落。葉枝具3—8葉;葉鞘紙質,初時被密柔毛,以后毛脫落變?yōu)闊o毛;葉耳較大,新月形,縫毛多條,呈放射狀開展,其長為6-10毫米;葉舌極發(fā)達,高可達15毫米。干膜質;葉片橢圓狀披針形,長13—26厘米;寬2--4.5厘米,先端長漸尖,基部寬楔形,上表面綠色,下表面蒼白色,兩面均無毛,次脈4—7對,具明顯之小橫脈?;ㄖξ匆?。筍期4—5月。
生長習性:
生于山區(qū)溝邊溪旁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