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臺灣,常生于近海岸的山地闊葉林中樹干上。也見于斯里蘭卡(模式標本產(chǎn)地)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根狀莖粗2—3毫米。假鱗莖在根狀莖上彼此相距5—10厘米,卵球形或長卵形, 長1—4厘米,粗0.8--2厘米,黃綠色,具3—5個棱,頂生1枚葉。葉革質(zhì),橢圓形 至狹長圓形,長3—15厘米,寬1--2.5厘米,先端鈍并且稍凹人,基部收狹,近無柄, 邊緣稍下彎?;ㄝ愦謮讯绷?,長5—15厘米,頂生傘形花序具2—4朵花;花序柄被 2枚鞘;花苞片披針形,長7—8毫米,先端銳尖;花直立,橘黃色至淡紅色,帶紅色 或深紫紅色條紋和斑點;中萼片凹的,卵圓形,長1.5—2.4厘米,寬1.1—1.5厘米, 先端尾狀,內(nèi)面被毛,邊緣具睫毛;側(cè)萼片斜披針形,長2.5—4厘米,寬0.7—1厘 米,先端急尖,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;花瓣狹三角形,長1—1.2厘米,先端急尖,基 部較寬并且貼生在蕊柱足上,邊緣具睫毛;唇瓣深紅色,肉質(zhì),角狀,長約1厘米,先 端下彎,基部兩側(cè)被毛;蕊柱長0.6厘米,基部具長1.2厘米的蕊柱足,上部具明顯的 蕊柱齒;蕊柱翅在蕊柱基部向前隆起呈三角形;藥帽前端邊緣全緣。 花期1—4月。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