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
我國特有種,產甘肅與川西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植株高35厘米,干時變黑;深入地下的根莖未見,鞭狀根莖細長,在近地表處連接于生有一叢密須根的根頸上。莖單出,不分枝,有毛,具縱溝紋。葉多莖生,多少披針狀長圓形,長達8厘米,寬達2厘米,兩面有疏毛,羽狀開裂,裂片每邊10-15,約裂至一半,邊緣有齒,多胼胝。苞片葉狀,長于萼而短于花,卵狀長圓形,羽狀淺裂;萼外面有毛。管長達1.5厘米,齒5枚,幾相等,披針狀長圓形,多少有明顯之鋸齒;花冠長40-45毫米,外面全部有毛,管約與盔等長,盔多少鐮狀弓曲,前端下緣終于1個不顯著的小凸尖,上半沿下緣有密須毛,下唇約與盔等長,裂片3枚亞相等,長卵形鈍頭;雄蕊花絲兩對均有疏毛;柱頭稍稍伸出或否。
生長習性:
生高山荒草坡中,偶見林下隙地?;ㄆ?-8月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