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(nèi)分布:產(chǎn)云南(彌渡、大姚、鹽豐、巧家)、四川(據(jù)Corner)、海南(樂東)。
國外分布:尼泊爾、錫金、不丹、印度(包括安達曼島)、緬甸、泰國、柬埔寨、老撾、越南也有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常綠喬木,除托葉外,余均無毛;小枝粗壯,節(jié)短,微彎曲,干后淺黃色。葉互生,硬革質(zhì),多生于小枝頂端,短橢圓形至廣卵形,長4.5-11厘米,寬3-8厘米,干后表面有光澤,先端具短尖,基部圓形至寬楔形,基生側(cè)脈短,側(cè)脈5-12對,兩面均明顯;葉柄長2-7厘米,無毛;托葉寬卵形,長約1厘米,被柔毛。榕果2-4個,簇生于木質(zhì)短枝或落葉枝葉腋,無總?;蚓叨坦?,亞球形,直徑5-7毫米,成熟時紅色,表面微具瘤狀小凸體,基生苞片3,寬卵形。雄花,癭花,雌花生于同一榕果內(nèi)壁,雄花較少,生于近口部,花被合生,雄蕊1枚,花藥寬卵圓形,花絲短;癭花和雌花,花被片2-39 披針形,雌花花柱長于癭花花柱。花期4-5月,果期6-7月。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