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霸王分布于內(nèi)蒙古、甘肅、青海、新疆、西藏等省(區(qū));蒙古也有分布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灌木,高70—150厘米。枝疏展,呈“之”字形彎曲,小枝先端刺狀。復(fù)葉具2小葉,在老枝上簇生,在嫩枝上對生,小葉肉質(zhì),橢圓狀條形或長匙狀,長0.8一4.5厘米,寬3一5毫米,先端圓,基部漸狹?;▎紊谌~腋;萼片4;花瓣4,黃白色。蒴果通常具3寬翅,不開裂;種子腎形,黑褐色
生長習(xí)性:
霸王生長區(qū)域的水熱條件大致是,年平均降水量 50—150毫米,年溫≥10°C的活動積溫 3000—4000°C。霸王是一種超旱生的灌木,耐旱性強。不耐粘重的淤泥性、或者強烈的鹽漬化土壤。霸王的生長與石質(zhì)、沙礫質(zhì)、沙質(zhì)荒漠土壤生境類型有密切的關(guān)系。常見于荒漠和草原化荒漠,偶見于荒漠化。草原。在荒漠地區(qū),出現(xiàn)在石質(zhì)殘丘坡地、砂礫質(zhì)丘間平地及固定、半固定沙地上,亦可沿干河床是帶狀分布。在積沙的洼地和沙漠外圍常形成純?nèi)郝?,在砂礫質(zhì)戈壁上則與沙冬青(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)、駝絨黎(Ceratoiles latens)、刺葉柄棘豆(OxytroPis aciPhylla)、狹葉錦雞兒(Caragana stenoPhylla)等植物組成群落。在草原化荒漠常出現(xiàn)在干燥的碎石丘陵及坡地上,有時也見于湖濱沙地上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