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新疆、甘肅、青海、西藏等省區(qū)有栽培。在伊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北部、阿富汗、蘇聯(lián)、歐洲均有分布和引種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白柳,喬木,高達20m。老樹皮暗灰色,深縱裂。葉披針形、線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,長5-12(-15)cm,寬1-3(-3.5)cm;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幼葉兩面被白絹毛,后脫落;葉柄長約1cm,有白色絹毛,托葉披針形,邊緣有腺點,時脫落。花序與葉同時開放,軸上密被白色絨毛;雄花序長3-5cm,藥藥鮮黃色,雄蕊2;苞片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,淡黃色,有緣毛;腺體2,背生和腹生;雌花序長3-4.5cm,子房卵狀圓錐形,有短柄或近無柄,花柱短,常2淺裂,柱頭2裂;苞片全緣;腺體1,腹生,稀有1不發(fā)達的背腺。果序長3-5.5cm。花期4-5月,果期5月。
生長習性:
多沿河生長,可以分布到海拔3100m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