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生于長白山高山苔原。
形態(tài)特征:
草本狀匍匐小灌木。枝長達40厘米,最粗達1厘米,樹皮紅褐色;枝不生不定根,黃褐色,無毛。芽長橢圓狀卵形,長2-3毫米,無毛。葉倒卵狀橢圓形,或近圓形,或橢圓形,長0.5-1.7厘米,寬0.5-1.5厘米,先端圓或鈍頭,或微凹,基部圓形或圓楔形,革質(zhì),上面暗綠色,下面綠色,幼時有白色毛,后無毛;葉柄長達3毫米,幼時有毛,后無毛;托葉小,披針形,無毛。
花與葉同時開放;雄花序生于短枝頂端,無梗,卵形,長8毫米,有10-20花;雄蕊2,離生,花絲無毛,花藥紅色;
苞片圓形,長1毫米,黃褐色,有長白毛;腺體2,長約0.3-0.4毫米,腹腺卵圓形或圓形,有時2裂,背腺2-3深裂;雌花序生于具短柔毛的小枝頂端,長5-8毫米,有10-20花;
子房似披針形,先端長漸尖,長3-4毫米,粗1毫米,綠色或帶黃色,無毛,有子房柄,長約1毫米(果柄伸長),花柱長0.5毫米,柱頭4裂;苞片圓形,直徑約1毫米,黃褐色,有白色長毛;腺體2,腹腺常2-3(4)裂,比子房柄長約2倍。背腺較短。
花期7月上旬,果期7月中、下旬。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用種子繁殖。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